最新消息
讓地球降溫 畢婉蘋:一人一陽光電場
發佈日期 : 2023-12-08
再生能源發展、能源轉型與電力碳排均攸關國家低碳競爭力的推動與發展。根據國際能源總署(IEA)發布的資料顯示,台灣人均碳排量高居亞洲第一,再生能源推展嚴重落後,想在2050達到碳中和絕對是一場硬戰,政府與業者都必須加速追趕。
降低碳排係數 台電不宜售綠電
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(Taiwan Renewable Energy Alliance,TRENA) 認為,台電身為公用售電業,依法不應再銷售再生能源電業的綠電,否則不僅違反法規,推升國家平均碳排係數,且易造成企業混淆,理應以能源轉型、降低全國碳排係數為責。
TRENA理事暨日益能源執行長畢婉蘋指出,台電銷售的綠電非屬「額外」減碳行為,因不具外加性故不符RE100規範要求。全球電力自由化國家,其再生能源售電業大都十來家,台灣卻一口氣發放數十張售電執照,造成特許行業的售電業者雖多,卻受限於相關法規只有特許的「電業」才能賣綠電。
鬆綁法規藏電於民 擴大綠電交易
台灣95%以上中小型電廠,裝置容量屬未達2000瓩的第三型電廠,更多裝置容量低於100瓩,對電網衝擊量低卻仍要個別申請三轉一成為「電業」,不但花費高額成本與時間,還必須聘請主任技術員、每月繳交月報,否則將面臨上百萬罰款,致窒礙難行使得民間綠電,難以順利供應用電戶。
以現狀看,許多中小型光電裝置容量要滿足中小企業綠電需求顯有寬裕,重點應在法規鬆綁,實現藏電於民,以擴大綠電交易市場規模。畢婉蘋指出,政府應修法讓特許售電業者在整合眾多小型電場時於法有據,以取代個別三型電場必須一一申請成為電業的現況。
修法開放的好處是可以讓全民更公平參與綠電轉供並擴大綠電交易。畢婉蘋說,讓透過大盤售電業銷售綠電的小型甚或家戶電場,不再需要變更為發電業,好讓委託售電業整合的中小型電場可以跟大型發電業一樣,可以直接轉供綠電解決第三型電場加入市場的困境。
併網數遲未達標 問題老生常談
目前併網數量持續未達標,顯示再生能源發展不如預期。太陽能案場土地取得不易,已是老生常談。土地變更法規嚴苛,一地多用的農、漁電申設困難,各地縣市政府解讀規範不同,耗時動輒兩年起跳,讓投資方望之卻步。
再從系統成本看,今年以來變流器價格波動不大,模組價格趨降,銅、貴金屬、電線電纜、鋁材與鋼構則上漲。畢婉蘋表示,東和鋼鐵日前就函發客戶漲價並且馬上生效。
另外,開發費用與土地取得成本也持續上升,業者因電力基礎設施不足,大型案場必須自設升壓站,加上開挖管線等併連成本極高。加上,缺工也推高薪資,受到CBAM與國際間減碳、碳稅與碳費影響,相關材料取得成本預計還會持續上漲。
反映現況 躉購費率應合理提高
政府或台電躉購(Feed-In Tariff,FIT)做為推廣再生能源發電保證收購制度,畢婉蘋認為,明(2024)年費率應合理提高或至少持平以反映現況,政府應更積極幫助企業克服以上種種困難。如此,太陽光電建置才有機會達到經濟部強調,依循能源轉型方向在2025年達到20GW的目標。
畢婉蘋說,核電若生意外會導致人民死亡,廢核卻拉高火力發電,長期恐因PM2.5慢性死亡,因此加速再生能源與儲能系統的裝置量刻不容緩。同時,政府要有FIT與完整配套措施,提供儲能電廠補助與保底。保險公司、信保機制與銀行體系對再生能源、售電業與穩定基載的儲能電廠,提供完整的融資支持方案。
落實關鍵成功因素 謹防企業出走
過去兩年多以來,台電有非常成功的作為,其中,電力交易平台的機制成功,由民間出資興建短短兩年就完成,台電第一年只花6億多、第二年20多億,省下近300億投資興建成本,就有800多MW的儲能系統可資調度。
畢婉蘋提醒,足見與時俱進落實健全法規、基本保底制度、銀行融資支持、加速民間參與將是台灣能源轉型的關鍵成功要素;提高能源署決策地位與權責,甚至由行政院直接介入推動,更能加速全國再生能源的發展。
放眼全亞洲,台灣火力發電比重仍高達80%,若電力結構不改,企業基於避免高額碳稅致喪失競爭力,只好選擇出走。畢婉蘋說,日益能源希望促成實現「一人一陽光電場」,達到地球降溫1.5度,讓台灣每個家庭、企業,都有選擇使用潔淨綠電的權利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strategicstyle.org/s-market-8374/20033/
撰文:策略風知識新聞網 資深記者 艾瑞特
日期:2023.12.8
分類:碳中和、再生能源、綠電交易、躉購費率
⬤ 聯 絡 我 們 ⬤
/// 共創綠色生活圈,為地球降溫1.5度 ///
|Facebook:日益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|Instagram:spe_tech
|Line@:@497rtazj
|Tel:03-3550137